龙八新闻

资管新规五周年银行理财业务的回顾龙八国际与展望

2023-07-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龙八国际2018年4月27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从“全面覆盖、统一规制”出发,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资管新规发布五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已经逐渐从粗放增长向规范发展转型,在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五年来,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发挥专业投资优势,不断提高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能力,通过对投资者的全程服务和陪伴,培养客户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等健康投资理念,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助力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共同富裕。

  “资管新规”拉开了资管领域改革的序幕。过去五年间,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在“资管新规”的基础上,为保证平稳过渡,监管部门又陆续发布了2018年7月20日的补充通知、2020年7月3日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和2020年7月31日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的决定等。另一方面,针对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的配套细则相继出台。以理财公司为核心的监管架构日益完善,包括市场准入、净资本管理、内控合规、产品销售、流动性管理等各业务环节以及现金管理类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跨境理财通等各典型产品的业务规则更加规范,银行理财行业的监管图谱逐步完善。

  在资管新规落地实施的五年多时间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平稳递增,保本理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净值型产品比例迅速增加,理财产品逐步回归资管本源。复杂嵌套、资金池运作等高风险业务得到彻底清理理财,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现象得到根本扭转,银行理财行业已经基本完成过渡期整改任务。截至2022年末,理财市场规模已达27.65万亿元,同期公募基金存续规模26.03万亿元,银行理财仍然是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类别。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理财市场上的刚兑预期逐步被打破;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26.4万亿元,占比从资管新规前的不足40%在数年间快速提升至95.47%;同业理财降至541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下降97.52%。

  商业银行的传统客群主要集中在中低风险偏好、追求收益稳定的客户,所以如果对现有的主力理财产品做一个画像,那么其特点就是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公募”、“开放式”和“固定收益类”,在产品层面体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截至2022年末,公募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3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5.41%;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2.8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82.71%;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6.1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4.50%,混合类产占比为5.10%。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为 8.76 万亿元,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38.30%,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客户接受度最高、产品规模增长最快的“拳头产品”。

  近年来,理财产品投资组合变化相对稳定,配置债券类等标准化资产规模不断增加,资产配置结构逐步调整。截至2022年末,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仍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规模分别为19.08万亿元、1.94万亿元、0.94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3.68%、6.48%、3.14%。银行理财持续增加标准化的债券类资产配置,占比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增加14个百分点,同期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下降近17个百分点。随着净值化管理持续推进,银行理财资产配置更显谨慎,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一方面权益类资产占比从资管新规发布时的12.3%下降至3.14%,另一方面高等级信用债占比在稳步上升,2022年6月末银行理财持有13.01万亿AA+及以上信用债,占持有信用债总规模的85.09%。

  2018年12月至今,为加快发展专业、特色化的机构队伍,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批准31家理财公司筹建, 其中30家已获批开业。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型银行理财公司的接连成立已经成为理财行业新生力量崛起的标志。随着理财公司竞争主体不断丰富,不具备相关业务资质的中小机构逐步退出理财市场,理财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理财公司产品规模从零洁净起步,截至2022年末,短短几年间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已经达到22.2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的80.4%,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时,部分省份开始严控中小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偏严的牌照审核下中小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公司通过仍在少数。

  作为市场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类型,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龙八国际,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2万亿元。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7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5万亿元。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理财市场2022年累计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110只,合计募集资金超700亿元。截至2022年底,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1304亿元,较年初增长35.55%。为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全年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主题理财产品131只,募集资金约500亿元。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进入转型关键阶段,经济传统驱动力有所退潮,面临海外货币政策紧缩、后疫情时代高通胀等多重压力,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下滑态势,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应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积极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布局碳中和、绿色金融、ESG等主题市场,深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和成渝双城等国家战略的区域建设。把专业投资赋能与助力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聚焦传统制造业升级和新兴制造业动能培育,支持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持续挖掘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客户的投融资需求,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坚持把绿色金融投资与助力低碳转型结合起来,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应积极发挥在金融市场中的纽带作用,有效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深度参与标准化资产市场扩容。

  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机构由于缺少净值型产品管理的经验、投资者对净值化产品接受度不高等原因,一度经历了“转型阵痛期”。资管新规发布后,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理财规模一度下降超过6000亿。随着过渡期细则发布,各银行机构逐步推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加快理财子公司的落地布局。2019年下半年后,理财产品规模增速明显提高,不少理财子公司以现金管理类、半年以上的定开理财产品为重要抓手进行快速扩张,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规模一度上行至29万亿。进入2022年后,银行理财行业迎来了两次“惊涛骇浪”,一是2022年3月起,欧美的大幅加息叠加地缘冲突和新冠疫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市场情绪悲观,欧美和中国均一度出现股债汇三杀。彼时A股市场深度调整,理财产品也出现第一次大规模阶段性“破净”。二是2022年11月起,随着中美关系缓和及地产三支箭相继出台,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债券利率上行,资管产品净值纷纷回撤,银行理财基于负债端的高流动性,只能大量赎回债基、卖出债券,引发信用溢价的快速上行,由此形成负反馈链条,客户大量赎回产品令理财公司一度感到压力重重。短短几个月间,不少理财公司的整体规模下滑十几个百分点。同时,理财破净和负反馈效应事件的发生,也反映出理财行业对于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投资理念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依然不到位。

  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经结束,但行业转型仍在持续推进,资管产品继续进行“市值法”净值化转型,产品净值波动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资管机构而言,投资者教育既是自身职责所在,也是维护投资者对理财行业信心,推动行业加快转型的重要一环。要重点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工作。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现代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管控风险的一般做法,通过规范销售宣传,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完善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评估流程,客观全面展示理财产品状况,充分披露产品风险,将适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投资者,引导客户逐渐消除刚兑预期,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通过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充分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存在的风险,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在资管新规后,监管层面为了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理财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的政策。例如允许理财公司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并直接投资股票,无需经过其他资管产品对股权类资产进行间接投资,降低投资成本。但与此同时,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理财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从资管新规发布时的12.3%下降至3.14%。截至2022年底,理财产品投向权益类资产规模仅为0.94万亿。从产品层面来看,权益类产品在全部理财产品中的规模占比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截至2022年末,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900亿元,仅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0.33%。从不同年度发行情况看,2020年,权益类产品发行56只,达到历史高点,之后发行逐步停滞,2022年新发产品数量骤降至27只,已低于2019年水平。

  目前,理财公司权益类产品发展薄弱受到客户偏好、能力不足、激励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从客户方面看,在净值化转型后,权益资产净值波动大,不符合理财公司的传统中老年客户群体低风险偏好的特征。从投资能力看,银行理财更擅长债券和非标资产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投研能力与券商基金相比明显不足,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投研体系,对行业和个股的把握和研究都不够深入。同时,受限于商业银行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内部激励明显不足。在低利率环境之中,固定收益产品较难给客户带来满意的投资回报,叠加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不断趋严的非标投资监管,围绕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开展的非标投资的大时代正在渐行渐远,银行理财的固有投资优势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把权益类投资做大做强是大势所趋。我们欣喜地看到,2022年以来,不少理财公司已经加大了对上市公司调研力度,调研频次较2021年同期显著增加。理财公司要想在大资管时代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必须高度重视权益投资,积极布局权益投资策略产品,加强投研条线的资源配置,秉承竞合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借助资管“朋友圈”的力量,与优秀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资管机构在股权、衍生品、商品投资等领域创造广阔的互补空间,借助外力积极布局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通过专业的投研团队、完善的投研体系及投资工具、严谨的风控措施,为理财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长期持有回报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占比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理财。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列为全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2021年9月,银保监会批准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022年3月起,养老理财试点范围扩展为“十地十机构”。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账户制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确立。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凭借母行的渠道资源以及严格的风控要求,具有普惠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投资期限更长等优势。自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以来,目前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元,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老龄化人口规模庞大、未富先老和老龄化速度加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未来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将不断攀升。在参与个人养老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渠道广、客户积淀深、服务能力强,因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前我国的养老理财产品相对其他资管产品起步较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且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银行理财应当积极把握社会养老需求增长趋势,发挥母行丰富的中老年客户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养老理财产品业务。理财公司要着重发展多元化养老理财产品,促进个人养老体系发展,积极探索布局养老理财业务,把握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巨大养老金融需求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在监管部门主导下,银行理财历经五年不断探索,逐步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源,转型成效显著。展望未来,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必须坚持金融机构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坚定不移走好中国金融特色发展之路。同时,随着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以及直接投融资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财富管理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这对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理财需要把金融消费者保护落到实处,不断加强投资者教育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等各项工作,抓住资本市场大发展和养老金融大发展两大历史机遇,不断培育投资能力,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做好各类产品设计,稳健经营养老理财,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各类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全面龙八国际、更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

搜索